陈萌山: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 推进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建设进入新时代_农业科学
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专家观点

陈萌山: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 推进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建设进入新时代

【字体:

  【编者按】2017年12月23日,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发展战略研讨暨农业科学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建所60周年总结交流会在京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成虎、邵明安,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华俊等全国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专家学者260余人参会,共商国家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发展大计。农业科学党组书记陈萌山出席会议,并结合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创新型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等重大战略部署,从未来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的科学布局、机制构建、评价标准和科研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战略性、前瞻性和长期性的战略发展问题,鲜明观点,针对性强,对推动农业资源环境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摘要:本文通过学习领会十九大报告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充分认识农业资源环境科技工作的新要求、新使命、新任务,深入分析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战略地位和时代意义,深入思考农业资源环境学科发展前沿、布局、评价与管理等战略问题,服务于农业绿色发展主战场,提出针对性措施,推进农业资源环境学科建设踏上新征程。

  关键词:农业资源与环境 乡村振兴 绿色发展 学科建设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粮食持续高产、农民连年增收,成绩令人瞩目,但也付出了一些代价,资源过度开发利用,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农业面源污染加重,制约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两道“紧箍咒”越绷越紧,资源环境亮起了“红灯”。目前,全国基础地力相对较高的耕地面积不足1/3,特别是东北黑土地退化严重,黑土层由开垦初期的80厘米左右下降到20-30厘米。同时,农药化肥等投入品使用存在不同程度问题。此外还有大量农业废弃物未能得到有效处理,成为当前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背景下,走低污染、低消耗的绿色发展道路已成必然,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农业资源环境领域科技工作,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1 学习领会十九大报告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高度认识农业资源环境科技工作的新要求、新使命、新任务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发展和资源环境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和农业资源环境科技工作指引了方向、明确了重点、提出了要求。

  1.1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农业科技发展和创新体系建设的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需要加快调整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优化科技资源布局,改革科技组织方式,重构科技创新体系;需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取得重大突破;需要强化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优化科技资源布局,改革科技组织方式,重构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做好包括资源环境在内的各项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1.2 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生态文明建设与农业资源环境工作的新使命

  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对“三农”工作的科学定位,是对国情、农情和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准确把握,亟待针对农业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农产品质量效益不高、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加强科技供给,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有力地支撑引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1.3 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资源环境与农村能源工作的新任务

  十九大报告提出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因此,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也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一场深刻变革。新时代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高举绿色发展旗帜,更加注重合理利用资源、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加快推进农业资源环境科技事业发展。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加强农业资源和环境科研工作,为农业插上更精准、更有力、更牢靠的科技翅膀,走出一条低污染、低消耗的绿色发展道路,产出数量充足、质量安全的产品,留住干净的水源、肥沃的耕地、美丽的田园,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动物、植物、微生物“三物循环”,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

  

  2 统筹部署,真抓实干,推动农业资源环境学科建设踏上新征程

  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再出发、再启程,落实农业科研工作“面向农业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的“三个面向”,勇攀高峰,特别是注重加强科技发展战略的研究和谋划,深入思考,认真研究资源环境学科发展的战略问题,根据资源环境学科特点和科研规律,找准科技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采取针对性措施,突破瓶颈,深入落实“三个面向”的农业科技工作宗旨,推进农业资源环境学科建设踏上新征程。

  2.1 探索和聚集科技前沿

  看清形势,瞄准方向,及时掌握世界和中国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发展的方向,从而预见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凝练重大科技需求,找准定位同,科学合理布局基础科研任务,形成近期、中期、远期三个层次的目标,制定不同阶段科技规划路线图,引领科技发展方向。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科技发展史表明科技前沿诞生在现今的科学研究过程中,诞生在现在科技成果的产生中,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的前沿问题也是如此,善于从战略层面来思考。立足于科技前沿,开展一流科技工作,不辱使命,符合国家赋予科技工作者的责任。

  2.2 分析和瞄准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需求

  科学分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科技需求,“两个百年目标”提出的科技需求,重点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的农业科技创新的新要求,瞄准5年、10年以后必须抢占的科技制高点。善于勇于把农业发展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生产问题科学地转化为科学问题,引出科学研究的命题、科学研究的任务,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与引领作用。我国农业发展走过了主要追求数量的温饱阶段,正处于突出追求安全优质的小康阶段,正在迈向更加关注营养健康的富裕阶段和生态安全的绿色发展阶段。面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新阶段、新型态,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必须要有一个长远的战略规划和布局,包含科研任务的研究布局,科研团队的组建,科研经费的分配,科研平台的建设等,做好提前布局,预见未来科技需求。

  2.3研究和总结科技发展规律和特点

  深入开展理论研究,依据科技创新活动的规律和特点,认清当前形势下农业科研体制、科研组织体系、科研运行模式、科技人才政策,及资源配置、考核评价、知识产权管理、科技文化等诸方面内容,破解体制机制的难题,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活力,提高创新效率。在分析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的深刻影响科技发展的文件及其政策措施的基础上,依据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的特点规律,聚焦重点,理清思路,准确的运用,构建有效可行的制度体系,确保科技发展管理战略与其相适应。科技管理行为要围绕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开展的一系列管理行为,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和形势变化的要求,更好地赢得国家各个方面的支持,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提升。

  2.4规范评价标准,优化科研环境

  科研管理活动中大量的行为需要有标准、有规范、有规制,包括成果的评价、平台的评价、管理的评价、科研行为的评价。科研评价的实施是战术层面的问题,而科研评价的标准是一个战略问题、基本问题、影响长远的问题,是一个“指挥棒”,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实施战略的重大措施。高度重视加强科研环境建设,建立充满正能量的科研环境,释放民智与创新要素,增强凝聚力,促使科研人员专注创新、求真务实、不畏失败、奋发向上、相互鼓励、密切合作。科研环境的构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需要组织的激励,也要有制度的制约,既要有目标的凝练,也要有理念的认同,还需有规范的、长期坚持的管理行为,任重道远。

 

(作者系农业科学党组书记陈萌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