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打造农业大国战略科技力量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40年来,农业科学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农业农村部领导下,紧紧把握时代发展脉搏,不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担当,围绕不同时期国家重大需求,系统开展基础研究与技术攻关,取得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科技创新工程的撬动下,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团队建设、协同创新、成果转化得到长足发展,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一流院所打下坚实基础。
一、中国农科院科技事业快速发展
40年来,中国农科院不断深化内部改革,推动学科体系布局、科技平台条件、体制机制创新、国际交流合作、自主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等各项事业取得了历史性进步。
(一)形成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研究领域不断深化
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科技发展前沿,遵循农业科技发展规律,加强顶层设计,持续优化拓展,逐步构筑起健全完善的现代农业学科体系。上世纪90年代,学科门类仍带有计划经济色彩,注重农业产中阶段和农产品产量的提高。进入新世纪,为适应加入WTO农业经济与科技发展需求和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2002年对学科体系进行了战略性优化重组,于2003年首次构建了由“9大学科群—41个一级学科—173个二级学科”的学科体系,并以学科调整为切入点,对部分研究所进行联合重组,有力地支撑了我院“三个中心、一个基地”建设。2012年,为有效支撑科技创新工程实施,将三级学科体系优化设置为“8大学科集群—134个学科领域—309个研究方向”,基本构筑起现代农业支柱学科体系。进入新时代,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贺信重要指示,有效服务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调整优化为“9大学科集群—57个学科领域—302个重点方向”的三级学科体系布局,更加突出了“优、特、精、新”的学科建设目标,强化了学科体系的引领性、指令性作用,为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学科高地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构筑起完善的科技平台体系,支撑能力与日俱增
始终把科技平台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积极争取国家科技平台立项和条件建设投入,通过新建、升级、提质等方式,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条件。拥有国家级科技平台42个,部级科技平台322个,院级科技平台169个,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国家级、省部级、院级和创新、支撑和服务”三级三类科技平台体系。承建农口迄今设立的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和国家农业生物安全科学中心2个重大基础设施,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农业部综合性重点实验室22个,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30个,保持农业领域全国主导地位。在全国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建立了103个科研试验基地。科技平台的基础条件能力不断加强,绩效考核评估机制初步建立,运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构建起装备先进、功能完善、运转高效、开放共享、支撑有力的科技平台体系。
农业科学科技平台体系建设情况
(三)实施创新工程,探索国立科研机构现代化之路
2013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解决中国农科院面临的稳定支持不足、研究方向不稳、研究力量分散、人才队伍老化等问题,在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等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启动实施了农业科学科技创新工程。这是继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之后启动的第三个创新工程,是国家支持农业科学长期稳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重大举措,是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的有益探索和实践,体现了国家对农业科技的高度重视,以及对农业科学改革发展的殷切期望。
中国农科院将科技创新工程作为体制再造、机制再造的一号工程,在院所发展定位、科研任务凝练、科研投入方式、科研组织模式、科技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一是建立了以三级学科体系为引领的科研任务形成新机制,统领全院科技创新活动,院所发展更加聚焦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二是建立了以科研团队为基础的科研组织新模式,将全院33个研究所原有的1026个课题组优化整合为331个科研团队,改变了“大科研、小作坊”的现象。三是建立了持续稳定的经费支持机制,让农业科研人员能够安心潜心全心开展攻关。四是组织跨学科、跨研究所科研团队,开展长周期协同创新,破解重大科学问题、产业发展技术瓶颈和区域农业发展问题。五是启动实施“青年英才计划”,在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激励等方面提出30项改革措施,2013年以来已引进优秀青年人才220名。通过创新工程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激发了创新活力,提高了创新效率,各项科研产出呈现“量质双升”的良好态势。
(四)牵头建设科技创新联盟,推动产学研大协作
2014年,为进一步解决我国科技创新存在的资源配置碎片化、科研低水平重复、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等问题,推动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由农业部主导,农业科学牵头建立了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农业农村部连续四年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期间召开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工作会议,总结部署联盟工作。短短几年时间,已在联盟框架下成立专业、区域等各类联盟共70个,基本覆盖我国农业重要产业、主要区域和重点问题。建立了以领导小组为决策机构、以理事会为领导机构、以秘书处为执行机构的联盟核心组织体系。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作规范和管理规则,联盟建设和管理运行日趋规范。
联盟工作得到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时任刘延东副总理、汪洋副总理分别作出肯定批示。联盟作为农业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的重要探索,已在全国上下形成广泛共识,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支撑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日益显现。一是建立共建共享机制,打造科技资源优势平台。构建了农作物种质资源联盟、农业大数据联盟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协作网等共享平台,在生物资源、文献信息资源、仪器设施与平台、试验基地等方面构建共享数据库,统一方法标准,制定共享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了共建共享共赢的合作机制,提升了科技资源使用效率。二是构建了上中下游协同攻关新模式,激发全产业链活力。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棉花、奶业和智慧农业等产业联盟,创建了覆盖上中下游的农业新型组织模式,集成了关联不足的单项技术,努力破解产业链各环节间壁垒,激发全产业链发展活力,有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形成了多学科集成综合解决区域重大问题新途径。联盟针对东北秸秆焚烧、华北地下水超采、南方稻田重金属污染等区域重大问题,组织中央和地方科技力量协同创新,细致摸排区域内影响整体发展的“梗阻”问题,凝练背后科学技术问题开展项目的命题和攻关,改善农业生产一线的高新技术“贫血”问题,形成了一批综合技术解决方案。
(五)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善用全球创新资源
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对外开放政策,紧紧围绕“三农”工作和外交大局,按照“平等互利、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原则,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不断拓宽合作领域,扩大合作规模,开辟合作渠道,创新合作方式,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解决了制约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许多“瓶颈”问题,促进了我院乃至全国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对推动全球农业科技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目前,我院已与100多个国家、38个国际组织、7个跨国公司以及基金会建立了广泛合作,与52个国家及21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14个多双边国际机构在我院设立驻华代表处;拥有70个国际联合实验室,7个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国际参考实验室, 5个海外联合实验室;2017年,全院发表SCI论文3204篇,其中国际合作论文占比27.34%;180余名专家在各类国际机构担任重要职务;年均派出各类访学、合作交流团组2000人次,请进外国专家1200人次。
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多双边农业科技国际合作,最大限度用好全球创新资源,有力地促进了我院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使全院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总体科研管理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缩短了与农业发达国家的差距,大力提升了我院在国际农业科技界的地位和影响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院通过双边、多边等不同渠道引进动植物优异种质资源和优良新品种达 10 万余份,占库存总量的20%,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种质基因库,为我国主要农作物如杂交水稻、玉米、高粱、花生、小麦的育种工作奠定了有力基础,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条件保障。
二、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提升,重大成果产出不断涌现
广大科技人员发扬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精神,勇攀科学技术高峰,在探索农业科技前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绿色发展、守护产业安全、促进产业提质增效等方面,工作突出,成绩斐然,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取得了以 “籼型杂交水稻”、“印水型水稻不育胞质”、“中单2号”玉米、“中棉所12号”棉花、“中黄13”大豆、“马传染性贫血病弱毒疫苗”、“H5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矮败小麦及其高效育种方法”、“中国小麦品种品质评价体系”、“中国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综合治理”等为代表的系列科技成就6000多项(图1),其中国家科技奖励315项(图2),包括特等奖1项、一等奖成果17项(表1)。进入新世纪,随着国家农业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我院科研立项和科技经费量连年攀升,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支撑能力加快提升,科技产出数量与质量全面提升(图3、图4)。2000年以来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奖励占农业领域授奖总数的17.1%,在国内涉农科研机构与农业高校中位列第一,其中高等级奖占农业领域总数的32%,彰显了农业科技国家队的地位(表2)。
一是积极探索科技前沿,国际学术影响力大幅提升。针对提高产量、品质和重要性状的形成及调控机理,主要病害传播规律等重大科学问题,积极探索自然规律,取得了多项领跑国际的原创性科学发现。建立国家唯一的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体系,构建种质资源展示和共享平台,极大推动了农作物育种工作及基础研究。深入开展小麦、水稻、棉花、油菜、主要园艺作物等的基因组学研究,揭示其染色体进化历程,发现了一大批重要生物学过程和驯化农艺性状相关基因。建立了国内首个精度高、尺度大和周期短的国家农业旱涝灾害遥感监测系统,智能LED植物工厂技术在土地利用和农作方式等方面带来了颠覆性改变。
二是培育系列突破性品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突出贡献。以提高粮食作物单产、改善品质和提高抗逆性为重点,创制了一大批优异育种材料,培育了系列突破性品种。育成了“国稻”系列、“中浙优”系列、“中嘉早”等系列优质超级稻新品种,“北京8号”、“北京10”号、“丰抗系列”、“中麦175”、“轮选987”等一批优质高产小麦品种,“中单2号”、“中单808”、“中单909”等丰产、多抗和广适玉米新品种,“中薯系列”早熟优质多抗马铃薯新品种等,并针对主要农作物高产优质与资源高效的多重需求集成了配套耕作栽培技术,为实现粮食产量持续增长和口粮绝对安全提供了品种支撑和技术保障。
三是破解农业资源环境重大科技瓶颈,绿色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围绕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突出环境问题治理,以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强化农业生态保护为重点,研发了系列先进实用技术成果并在生产中大面积使用。探明南方中低产田主要障碍因素,构建南方低产水稻土改良与地力提升技术体系,形成了一套适合我国土壤条件和种植制度的土壤养分综合评价方法和平衡施肥技术,在节水抗旱方面突破关键技术难点,首创了全国农田面源污染监测平台,创建了“大型养殖场畜禽粪便沼气处理CDM工艺”等,为保障农业生态安全、促进农业绿色化转型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
四是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为产业安全保驾护航。应对农业产业安全形势,在粮食作物重要病虫害防控、畜禽重要疫病防控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阐明了小麦条锈病等病害的流行规律及病菌和害虫种型动态变化规律,构建了监测预警技术及平台。针对马传贫、猪肠胃炎、禽流感、新城疫、口蹄疫等我国畜禽重要疫病,明确了流行病学特征,创制了多联疫苗和高效农兽药。研制出黄曲霉素系统配套的检测技术与产品,攻克了现场高灵敏检测的世界性难题,构建了一批农兽药、违禁添加物等典型化学污染物的确证检测技术体系,对保障消费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五是一批标志性成果大规模推广应用,有力促进产业提质增效。以提升我国农牧业生产的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为核心目标,研发了系列满足产业需求的新品种和新技术,组装集成多项不同地区不同品种适应的生产模式,在多个方面打破国际垄断,引领农业生产向优质高效化转型升级。育成了“中棉”系列棉花新品种,“中黄13”等广适高产优质大豆品种,“中双”“中油杂”系列高产高油优质油菜品种,“中甘”系列突破性甘蓝新品种,“中油桃”系列等油桃、普通桃、观赏桃品种。培育出中国西门塔尔牛、大通牦牛、高山美利奴羊、京星黄羽肉鸡、Z型北京鸭等畜禽新品种(配套系)。经济作物机械化收获与加工增值等科技创新工作进展显着。
六是宏观战略研究硕果累累,为国家“三农”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撑。围绕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和农业科技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充分发挥学科、专业门类齐全、高级科技人才聚集的优势,主要针对农业产业政策、农业科技政策以及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开展了一系列宏观战略研究。提出了我国粮食产需区域平衡的理论,在粮食安全、“三农”问题、气候变化有关政策制定等方面为党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科学决策发挥了重要作用。创建了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计算方法、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评价方法。在农业监测预警的理论创新、技术突破、设备研制与系统构建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研发了中国农产品监测预警系统,为降低市场风险、促进农产品市场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图1 改革开放以来全院获科技成果数量
图2 改革开放以来全院获国家奖成果数量
表1 改革开放以来全院获国家高等级奖项清单
序号 |
成 果 名 称 |
奖励类别 |
奖励等级 |
获奖年份 |
第一完成单位 |
1 |
籼型杂交水稻 |
技术发明奖 |
特等 |
1981 |
农业科学 |
2 |
马传染性贫血病弱毒疫苗 |
技术发明奖 |
一 |
1983 |
农业科学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
3 |
多抗性丰产玉米杂交种“中单二号” |
科技进步奖 |
一 |
1984 |
中国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所 |
4 |
甘蓝自交不亲和系选育及其配制的七个系列新品种 |
科技进步奖 |
一 |
1985 |
农业科学蔬菜花卉研究所 |
5 |
聚乙烯地膜及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
科技进步奖 |
一 |
1985 |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引进试验研究推广协作组 |
6 |
全国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及其结果应用 |
科技进步奖 |
一 |
1985 |
农业科学棉花研究所 |
7 |
抗病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中棉所12 |
科技进步奖 |
一 |
1990 |
农业科学棉花研究所 |
8 |
育成高产、优质、多抗杂交水稻新组合汕优10号 |
科技进步奖 |
一 |
1993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9 |
适合麦棉两熟夏套棉花新品种中棉所16 |
科技进步奖 |
一 |
1995 |
农业科学棉花研究所 |
10 |
高产优质多抗棉花新品种中棉所19 |
科技进步奖 |
一 |
1998 |
农业科学棉花研究所 |
11 |
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 |
科技进步奖 |
一 |
2003 |
农业科学 |
12 |
印水型水稻不育胞质的发掘及应用 |
科技进步奖 |
一 |
2005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13 |
H5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的研制及应用 |
科技进步奖 |
一 |
2005 |
农业科学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
14 |
中国小麦品种品质评价体系建立与分子改良技术研究 |
科技进步奖 |
一 |
2008 |
农业科学作物科学研究所 |
15 |
矮败小麦及其高效育种方法的创建与应用 |
科技进步奖 |
一 |
2010 |
农业科学作物科学研究所 |
16 |
中国小麦条锈病菌源基地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
科技进步奖 |
一 |
2012 |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研究所 |
17 |
广适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中黄13的选育与应用 |
科技进步奖 |
一 |
2012 |
农业科学作物科学研究所 |
18 |
农业科学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创新团队 |
创新团队 |
一 |
2016 |
农业科学作物科学研究所 |
图4 “十一五”以来全院年均科技产出数量统计
表2 2000年以来我院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奖统计
|
国家总授奖数 |
我院获奖数 |
我院占比 |
全部国家奖 |
549 |
94 |
17.1% |
高等级国家奖 |
25 |
8 |
32% |
三、成果转化机制不断完善,有力支撑农业农村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科院坚持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双轮驱动”,鼓励和支持广大科研人员深入农业农村生产一线,不断探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式方法和有效途径,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与应用,为我国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一是加强重大品种与技术推广。籼型杂交水稻、玉米杂交种“中单2号”、马传贫弱毒疫苗、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京丰一号”甘蓝新品种、“中棉”系列棉花品种、“中双”系列油菜新品种、“协优9308”超级稻、流感疫苗、国产抗虫棉等一批重大品种和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产生巨大经济社会效益。“十一五”以来,平均每年组织科技下乡7万人天,培训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民106万人次,示范推广新品种218个、新产品130个、新技术290项,示范推广面积5.5亿亩,示范推广畜禽2.1亿头(羽)。
二是大力发展科技产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科院科技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已成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推广转化科技成果的重要途径。全院企业整体发展势头良好,资产总额、营业总收入等财务指标均呈上升趋势。截至2017年12月底,全院参加企业财务会计决算的全资、控股企业共79家,资产总额48.06亿元,营业总收入22.12亿元,净利润4.07亿元。全院近十年科技开发总收入总数达94.66亿元,比上个10年增长了近两倍。科技开发收入的不断提高,对促进科技创新和现代科研院所建设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三是探索技术集成转化新模式。2013年以来,组织院内22个研究所的60个团队,以及院外260个单位共3000多人,开展了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油菜、棉花、马铃薯、茶叶、蔬菜、梨、苹果、西甜瓜、奶牛、肉羊、肉鸭、生猪等16个产业的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协同攻关,集成了220多项先进适用技术,构建了46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综合技术生产模式,每个产业增产均超过10%,最高达44.7%。种植业平均每亩增效500元;每头奶牛增效1000元,羊140元,形成了“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生产生态协调”的新型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并大力推广应用,带动了区域现代农业的发展,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技术储备,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部分技术模式已被农业农村部和有关地方政府作为主推技术推广,被联合国粮农组织作为范例在发展中国家推广。
四是扎实开展科技扶贫。印发《农业科学党组关于深入推进科技扶贫工作的意见》《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2年)》,切实做到党建、组织、制度、经费、人员“五项保障”到位,确保科技服务、技能培训、成果转化、项目实施、主体带动、产业帮扶、基地建设、人才培养“八项措施”落实,科技扶贫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2016年以来,累计选派654个专家团队3344名科研人员奋战在科技扶贫的主战场。组织开展培训活动2427次,累计培训各类基层技术人员和农牧民171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15万份。在贫困地区累计示范推广新品种656个、新产品3019个,效益达到1.5亿元。
五是加强知识产权应用与保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科学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管理水平、保护力度和运用成效不断提升。制定《农业科学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的若干意见》,构建管理、研究、转化“三位一体”支撑平台,打造院、所、团队互动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承建国家种业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和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移服务中心,打造国内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流渠道和专业平台。截至2017年年底,全院共申请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14206件,获得发明专利授权4265件,获得植物新品种权授权366件;共获得中国专利金奖3项,中国专利优秀奖42项;全院科技成果转化收入逐年增长,十八大以来年均增长14%。2017年中国农业科技论文与专利全球竞争力分析表示,农业科学位列第四。
六是成功开展种业科研成果权益改革试点。通过抓组织管理、制度建设、权益确定、成果转让、收益分配等重点环节和重要工作,在作科所、蔬菜所、水稻所开展试点,破解了持股兼职难题,探索了多种激励方式,激发了创新活力,科技成果产出不断提速,转化收入大幅增长。试点工作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认可,相关内容写入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2016年农业部等5部门印发了《关于扩大种业人才发展和科研成果权益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将种业改革扩大到全国范围。
四、经验与体会
回顾40年来中国农科院科技事业发展历程和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四条经验弥足珍贵: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握科技创新正确方向。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工作,全国科学大会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重大理论创新,提出“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的号召,不断加大农业科技财政投入,对中国农业科技进步和中国农科院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2017年建院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发来贺信,在充分肯定中国农科院发展贡献的同时,提出了“三个面向”“两个一流”和“整体跃升”的高要求,为中国农科院未来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二是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聚焦产业关键问题。必须坚持创新“国家队”的根本定位,围绕制约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安全、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开展系统研究,在核心技术与重大产品方面取得突破,解决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难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满足国家不同发展时期重大科技需求。
三是坚持自主创新,抢占世界科技竞争制高点。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密切跟踪国际研发趋势,积极拓展学科新增长点,大力发展前沿交叉研究方向,强化原始创新,加强前瞻性、储备性科学研究工作,才能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不断提升国际学术地位,把握发展主动权。
四是坚持薪火相传,组织团队长期持续攻关。一代代农科人秉承创新为民的崇高信念,扎根基层,潜心科研,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这些科技成果,都是一两代甚至三四代科研人员持续不断的科研积淀而成。近10年获得的国家奖成果完成时间最短为7年,最长为31年,平均15年,其中一等奖成果完成时间普遍超过20年。我们体会到,要想系统性地解决农业重大科技问题,必须明确目标、聚焦任务,坚持不懈地长期努力奋斗。
五、新时代中国农科院肩负重大使命
新时代,中国农科院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三个面向”战略导向,牢牢把握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坚持战略导向和目标牵引,按照“自主创新、率先跨越、支撑变革、引领振兴”的总体思路,以科技创新工程为抓手,全面深化机制创新,积极争取各类资源及政策支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十大科技支撑行动,加快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与重大科技成果培育,引领支撑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
(一)优化科技创新布局
1.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打造全球农业科学高峰。把握世界科技前沿,超前部署研究前沿科学问题,鼓励学科交叉和协同创新,在战略必争的农业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实现率先跨越,加快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打造若干全球农业科学中心。
2.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建设国家战略性技术创新高地。紧紧围绕粮食安全、绿色发展、食品安全、节本增效、营养健康、美丽乡村建设等重大农业科技需求,加大核心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战略性技术创新,建设国家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中心。
3.面向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成为引领全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科技硅谷。瞄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带一路”等现代农业农村主战场,更加注重农业应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转让、模式示范推广、人才教育培训,更加注重科技与农业产业整体联动、融合发展的模式和方式创新,引领农业农村发展动力变革、质量变革、效率变革。
4.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培育区域农业发展新动能。切实发挥联盟在解决农业基础性、区域性、行业性重大关键科技问题中的重要作用,统筹全国优势科技资源,打造由农业科技多元主体创新创业,集科技研发、产业孵化、经济带动于一体的先导区,示范引领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5.坚持以我为主,完善全球农业国际合作布局。紧盯国际领先,积极参与大科学计划,狠下力气抓好“强强合作”,逐步推进与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CGIAR、CABI、FAO等)共建联合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借助国际顶尖力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加强与巴西、印度、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南非、埃及等国家的农业科技合作,共同参与事关全球粮农治理的重大议题和规则制定,打造新兴大国农业科技合作新增长极。牵头“一带一路”农业科技合作,构建地区性农业科技共同体,重点针对中亚、南亚、非洲等国家开展技术与产能输出示范、成果转让和能力培训,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提升农业产业层次。
(二)加快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步伐
1.攻克一批农业前沿颠覆性技术。瞄准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前沿,深刻把握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型材料、清洁能源、物联网、智能制造等加速向农业农村领域渗透的态势,加强创新部署、持续推进,攻克农业合成生物学、作物高光效育种、马铃薯二倍体育种、动物干细胞与生殖调控、立体农业、农业大数据与云计算等具有重大产业变革前景的重大前沿和颠覆性技术,确保在农业基础和前沿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2.突破一批农业关键核心技术。积极应对质量兴农、绿色兴农、融合发展、创新发展中的重大技术瓶颈,围绕绿色生产、精深加工、质量安全、生态环境治理等核心关键领域,力争突破农作物高通量表型精准鉴定、畜禽核心种质育种、高效农业装备智能控制、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优质乳品质评价等短板技术,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效技术供给,确保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3.加强区域性重大问题的协同攻关。进一步做实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以解决农业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目标,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畜禽粪污和秸秆等废弃物循环利用等重大任务攻关;以支撑农业绿色发展为目标,推动柑橘黄龙病、小麦赤霉病等重大病虫害问题解决;以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加强奶业、棉花、深蓝渔业、智慧农业等主要产业的协同创新;以解决区域农业发展难题为目标,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华北节水保粮、西南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和西北旱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等区域农业协同创新。
(三)加强乡村振兴科技引领示范
1.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转化应用。围绕有效解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和共同富裕的重大需求,加快转化应用一批绿色、优质、高效的作物和动物新品种,绿色提质增效与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新技术,绿色高效的农药、肥料、兽药等新产品,节能低耗智能化的农机装备等,补齐技术短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2.加强绿色提质增效技术模式的熟化推广。围绕我国区域现代农业发展以及质量安全、提质节本增效、生态环境安全等重大技术需求,以调结构、创品牌、增效益为根本导向,集成组装一批符合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融合发展、创新发展的综合技术模式,打造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油菜、马铃薯、棉花、茶叶、蔬菜、西甜瓜、苹果、梨、奶牛、羊、生猪、肉鸭等16个绿色增产增效模式的升级版,构建现代农业绿色发展技术体系。
3.加强科技精准帮扶示范。深化实施科技精准帮扶行动,集成和应用一批精准帮扶模式和技术体系,建设科技扶贫、精准脱贫的引领示范区。重点帮扶深度贫困地区,加大科技下乡、增派科技干部的力度,加强优势和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乡村环境整治等领域的技术集成,创新乡村旅游、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农村电子商务、农村康养服务、农村文化创意等新兴业态发展模式,帮扶新型经营主体开展新模式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着力提高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打造科技扶知扶智扶贫新典型。
4.打造乡村振兴整县推进科技示范样板。探索整建制推进的模式和体制机制,重点打造一批乡村振兴整县推进科技示范县,推动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和生态振兴,成为国内领先的农业高新技术集聚园、先行先试试验田、绿色发展先行区,为全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中国农科院智慧和样板。
(四)夯实农业科技创新基础
1.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体系。谋划建设农业生物育种等国家实验室、作物基因资源等国家重点实验室、作物表型组学等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结合乡村振兴科技示范县建设,在主产区和典型农业生态区建设一批综合科研试验基地,完善集成原始创新、成果转化、示范引导、辐射带动的平台功能,有效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2.培育“一懂两爱”农业科技队伍。加强创新、转化、支撑和管理“四支”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创新引才聚才、评估评价机制,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健全服务保障机制,加强高端科技人才和国际合作人才培养,增强科技人才服务“三农”的担当意识和使命意识。加强“一懂两爱”农业人才培训。
3.强化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持续完善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总体布局,建成集“数据分析、数据典藏、运行技术支撑、标准体系设计”四位一体的农业科学大数据平台,提升对科学研究和政府宏观决策的基础支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