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荣芳_农业科学
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人才教育» 专家学者» 农科英才

蔡荣芳

【字体:

   50多年前,他放弃国外优厚的生活条件;50多年来,他一心献身于祖国的棉花科技事业,参与培育出我国自己的棉花品种,致力于棉花的丰产、优质、抗病和高效,促进了粮棉双丰收。他无悔于少时改变我国农业落后面貌和为千百万贫苦农民服务的坚定志向,也为我国的棉花科研事业书写了一个光辉的名字——蔡荣芳。
 

  立志献身棉花科研大事业


  蔡荣芳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排行老大。为了养家糊口,父亲不得不远离妻儿,漂泊海外,家里繁重的农活自然落在了这个年幼的男孩身上,每天放学后,耕田、插秧、施肥、浇水,起早贪黑,双手磨出了厚茧,双肩磨出了血泡。他饱尝了农民的贫穷和艰辛,从小就树立了坚定的志向:我要改变农业的落后面貌,为千百万贫苦农民服务。1952 年高中毕业那年,他成绩优秀,许多老师和同学劝他报考北京上海的名牌大学,但他的3 个志愿全部选定农业大学,并以高分被福建农学院录取,1956 年毕业分配到祖国首都北京,进入当时的华北农科所棉作室工作。翌年,在华北农科所基础上组建了农业科学,他在新成立的棉花研究所,师从我国着名棉花专家冯泽芳院士和资深育种家彭寿邦先生。1958 年该所由北京迁址到河南安阳。
 

  从繁华的首都迁到偏僻的农村,吃菜靠自己种,出差靠双腿步行,看病要跑几十里路,工作、生活条件可谓天壤之别,当时许多人劝他留在北京,他硬是凭着对工作、事业的坚定信念,毅然决然到安阳,过起了“农村人”的生活。
 

  正当蔡荣芳向棉花科研高峰奋力攀登时,“文革”十年浩劫打碎了他的梦想,他被当成里通外国的“特务”受到歧视。1968 年,他到安阳县南崔庄蹲点5 年,其间,他砥砺意志,刻苦钻研,终因积劳成疾,大病一场,却完成了两件事:一是和南崔庄人民一起治理低洼盐碱,建立中棉所3 号良繁基地,推广优良品种,改旱田种稻,实现了粮棉双丰收,使该村成为河南省和全国的一面红旗;二是理论积累,利用业余时间在煤油灯下和树荫下搜集阅读了大量科技资料,特别是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和埃及吉扎棉系列品种的育种方法引起了他的重视与思考,借鉴于此而又有重要发展,成为日后他育种技术体系的圭臬。

  1974 年,他父亲回国接他到菲律宾继承家产,他告诉老人,他的事业在祖国,他的心在棉花科研上。他说:“人生的价值不能以金钱多少来衡量,人生的价值关键要看对祖国、对人类的贡献,为了祖国棉花科研事业的发展,吃再大苦,我心里坦然。”后来,他的弟弟妹妹又多次劝他出国,都被他婉言谢绝。在中棉所的试验田里,在棉农的田间地头,整整干了40 多个春秋。

  20世纪80 年代初,他主持全国棉花生态育种协作组工作,深入实际,足迹踏遍长江中下游、黄淮海平原和南疆等地,对各地棉花生产情况有了全面了解,这为他树立正确的育种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古代传说中有种鸟叫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淹于东海”,日夜不辍。蔡荣芳,就是这样一位矢志不移的精卫鸟,把毕生的精力都用来衔棉花科研之木石上。
 

  占领高产优质抗病育种制高点


  1957 年,农业科学棉花研究所诞生了,它虽然荟萃了新中国棉花科技精英,但作为泱泱大国,棉花当家品种却是泊自美国的岱字棉、斯字棉系列品种,对此,年轻的蔡荣芳不服气,中国应该有自己的棉花品种。20 世纪60 年代初,经过不懈的努力,他和同事们先后培育出中棉所2 号和中棉所3 号,这些品种所表现出来的某些优异特性,完全可以与美国的岱字棉原种所媲美,甚至有所超越。蔡荣芳深受鼓舞。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送来了科学的春天,蔡荣芳欣喜若狂,他和他的同事们采用系统育种方法培育出优良品种中棉所7 号,这是中棉所第一个通过审定的品种。这一品种的诞生,不仅摆脱了当时我国棉花品种单产不高、纤维品质较差、难以达到工业纺织指标的窘境,更为育种目标与方向的确立和后来大批优良品种的选育奠定了基础。中棉所7 号一经育成,很快就在黄淮海棉区普及推广,并于1978 年在河南省政府主持召开的科学大会上,被授予科学大会奖。
 

  我国棉花生产常受到枯、黄萎病的危害,到20 世纪80 年代初期,我国棉花两病发病面积猛增到253 万公顷,占全国棉田面积的1/4 左右,每年皮棉损失近亿公斤,严重制约了我国棉花生产的发展。当时我国棉花抗病育种方面十分薄弱。为此,蔡荣芳总结了埃及棉花育种家解决丰产、优质、抗病三者之间的负相关遗传关系的经验,根据我国棉花育种实际,制定了全新的育种目标和策略:采用陆地棉与海岛棉进行远缘杂交,创造纤维品质、抗黄萎病性和抗逆性优良的中间材料;因其优良性状遗传稳定性和丰产性较差,再选取丰产性突出的陆地棉品种和品系与其杂交并连续回交,以期将海岛棉的优良性状转育到陆地棉品种上,育成综合性状优异的新品种。根据上述策略,他成功地育成了突破性的棉花新品种——中棉所9 号。中棉所9 号的突出优点是把高产和抗黄萎病有机结合,是我国首次选育的抗黄萎病高产品种,曾作为我国抗黄萎病区域试验的对照品种,丰产性居全国抗病区试首位,由此,1984 年蔡荣芳获得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二等奖(为第一完成人)。又根据育种目标,提出以乌干达4 号做母本,邢台6871 为父本选配杂交组合,经过多年选育,育成丰产、优质、兼抗枯萎和黄萎病的棉花新品种中棉所12,于1990 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蔡荣芳为第二完成人)。中棉所12 先后通过国家和三大棉区8 个省的审定,推广区域从东海之滨到天山脚下,从燕赵大地到湘江两岸,种植中棉所12 的棉农无不欢欣鼓舞,从心里发出了“这个品种真的神了”的由衷赞叹。据农业部统计,1986—1997 年,中棉所12 累计推广面积达1 067 万公顷,产皮棉96 万吨,新增产值71 亿元,仅1988—1997 年在河南省种植总面积就高达367 万公顷,每年占河南省总棉田面积的40%~50%,超过我国当时“王牌”品种鲁棉1 号的累计推广面积(660 万公顷)。中棉所12 的选育改写了我国棉花品种高产不抗病、高产不优质的历史,使我国棉花育种整体水平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攻克早熟高产实现粮棉双丰收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生产的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农业科技创新加速了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进入20 世纪80 年代中期,我国粮棉争地矛盾逐渐突出,有限耕地首先要保证粮食安全,如果压缩棉花面积,就会影响纺织工业和出口创汇,从而制约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否培育一种棉花新品种,在小麦行间套种,实现粮棉双丰收?对此,年近花甲的蔡荣芳日夜思考。他查阅了国内外大量技术资料,决定通过利用我国特早熟棉区生育期短的品种做亲本,采用复合杂交技术,缩短黄河流域棉花品种的生育期。早熟不高产,高产不早熟,自古如此。蔡荣芳认为这种意见有一定道理,但他坚持只要方法科学,目标明确,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他带领全组科技人员广泛搜集早熟材料,配置杂交组合,采用边试验、边提高的策略,经过不懈努力,终于育成了适合麦棉套种、高产、优质、抗病的棉花新品种——中棉所17 和中棉所19。
 



蔡荣芳在进行田间调查
 

  中棉所17 是我国第一个既适宜一熟春直播,又适宜麦棉春套两熟种植的中早熟新品种,其主要创新是把丰产、优质、抗病和早熟性融为一体,纤维品质的优异特性表现更为突出,纤维长度、单纤维强度和细度实现完美结合,1987 年福建三明棉纺厂试纺80 支纱(高支纱),精梳纯棉府绸质量达上等一级部优水平,还可部分代替海岛长绒棉作特殊用棉的原料,其纤维品质超过了美国的棉花品种,结束了我国自育品种纤维品质长期不如美棉的历史,达到国际优质棉水平。中棉所17 的丰产性居黄河流域麦棉春套区试各参试品种首位,抗病性和抗逆性兼备,不仅抗棉花枯萎病和耐黄萎病,而且苗期还抗角斑病,后期抗红叶茎枯病。中棉所17 累计推广面积273 万公顷,新增经济效益27.76 亿元,连续多年成为黄淮海棉区麦棉套种的对照和当家品种。1996 年中棉所17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蔡荣芳为第一完成人)。


  中棉所19 也是一个既可一熟春播亦可麦棉春套两熟种植的新品种,它的主要优异特性是多抗性,既抗枯萎病和黄萎病,又抗苗期根腐病和苗蚜,还抗棉红铃虫和棉铃虫,兼抗6 种病虫害,为国内外罕见。中棉所19 的综合性状优良,纤维品质达到“八五”育种攻关优质棉标准,可纺高支纱;皮棉产量比对照中棉所17 增产10%,比中棉所12 增产12.9%~15.4%,丰产性居陕西省抗病品种区试和长江流域抗病品种区试所有参试品种的首位,1994 年引入南疆试种,在农一师3 团,皮棉亩产量高达231.2公斤,创造了我国棉花单产的最高纪录,朱镕基总理曾亲临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中棉所19 的适应性广,既适宜黄淮流域一熟或两熟种植,又能在长江中下游棉区油棉间作,也适应南疆棉区种植,中棉所19 累计推广种植面积221 万公顷,新增经济效益17.87 亿元, 1998 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蔡荣芳为第一完成人)。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如今,年过古稀的蔡荣芳早已退休,每天他除了锻炼身体外,对棉花育种事业仍然情有独钟,在试验田仍可看到他指导年轻人的矫健身影,子孙们劝他少操些心,不要弄坏身体,他风趣地说:“我的心在棉花上,不看棉花我睡不着觉。”这就是一个终生献身科学事业的老育种家的情怀。

 

农业科学棉花研究所供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