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宗嵩_农业科学
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人才教育» 专家学者» 农科英才

粟宗嵩

【字体:

  作为学者,他以对科学事业无比的热爱、对科学研究孜孜不倦的精神,摘取了农业科研领域的累累硕果;作为领导者,他怀着对党、对人民、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奉献忠实和赤诚——他就是粟宗嵩。

  风雨成就水利科研先驱

  在20 世纪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很多中国人的命运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粟宗嵩更是全程见证了中国20 世纪的风风雨雨。

  1910 年,粟宗嵩出生于湖南邵阳县杉木桥乡一个世代耕读之家。1934 年大学毕业后,考入全国经济委员会水利处,任实习工程员,由此奠定了他一生从事水利工作的基础。到职后分管江汉河防及导淮的技术复核,在工作中,他通读当时各家水利论着,浏览水利古籍,丰富自己的水利知识。1935 年参加汉江张公堤姑嫂段坍坡抢险和汉水洪水调查,认为防洪不能单靠堤防,要上控来水,下畅出流,反对单纯水来土堰的观点。

  他1936 年考上全国经济委员会农田水利专业出国实习生,同年赴越南、埃及进修。1937 年秋,鉴于国内抗日战争已全面展开,粟宗嵩怀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爱国心和责任感,放弃赴美深造机会,毅然回国。

  1949 年8 月长沙解放后,粟宗嵩参加革命工作,投身人民治水事业。1950 年调到北京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灌溉科长、灌溉总局设计室主任、北京勘测设计院灌溉室主任,负责从技术上审核各地上报的农田水利工程项目,保证了新建和改建工程的规划设计质量。1956 年调到水利部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负责筹建水利土壤改良研究所,任副所长;1959 年春在该所分出一半人员的基础上组织成立农业科学农田灌溉研究所,自此粟宗嵩一直在农田灌溉研究所工作,历任副所长、所长、研究员;其间曾参与筹建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农田水利系,并兼任系主任,为新中国农田灌溉科学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粟宗嵩(左一)在前苏联考察


  1962 年,他参加当时由国家科委制定《1963—1972 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工作,担任农田灌溉、防盐等学组的副组长,力主建立我国自己的农田灌溉科技体制。他十分重视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协助当地解决技术难题,先后5 次赴新疆,支援当地农垦水利规划设计,勘定宁夏青铜峡和内蒙古自治区巴盟三盛公两处引黄工程,参加三门峡——河口段黄河考察,从治田角度参加治黄学术讨论,协助改进人民胜利渠建设,参加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勘查工作。

  正当这些工作设想付诸实施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他被作为“反动学术权威”受到批斗,研究所也被层层下放,科研工作陷于停顿。尽管如此,也未能动摇他对事业执着的追求。1972 年,他一度调任河南新乡地区水利局总工程师。1974 年回农田灌溉研究所复职后,他一方面积极组织恢复和开展全所的科研工作,另一方面为恢复研究所的归属到处奔波,终于得到河南省领导的同意和支持,农田灌溉研究所改名为河南省农田水利科学研究所。1978 年,随着农业科学恢复建制,农田灌溉研究所也得以正式恢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国家农委的关注下,该所由农业部、水利部共管,为研究所的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1978 年,粟宗嵩获全国科学大会先进个人奖,并被水利部评为优秀水利科技工作者,1985 年和1987 年分别获中国水利学会和河南省科委从事水利工作50 年荣誉奖。

  呕心沥血打造“边疆粮仓”

  粟宗嵩的可敬,不仅在于他精通水利工程技术,更在于他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在于他能够时刻急生产之所急,帮农民之所需。

  1953 年秋,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邀请,水利部派粟宗嵩同志赴新疆石河子垦区考查指导工作,并协助审定完善有关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工作期间,意外发生车祸,他的眼睛里进了玻璃渣,肋骨受伤很重,为了不耽误工作,他顾不上进行及时全面的检查和治疗,稍作休息就忘我地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去。为此,他的左眼落下了终身残疾。

  粟宗嵩忍着伤痛坚持工作,他组织兵团和自治区林业厅的同志对玛纳斯河与奎屯河区间的垦区,从深山到平原进行了农、林、水、土、沙漠多学科复查,并会同自治区水利厅对原玛- 奎军垦工程规划设计作了补充研究,在已定建场的基础上,因地、因土、因水制宜,建立了粮食、粮棉、甜菜、粮果、农牧结合,面积1 万~1.33 万公顷的机械化农场。他们从水资源规划入手,充分发挥洪积冲积扇地下水库的作用,反调节扇上灌区灌溉余水补给地下水,截引扇缘泉水建泉水灌溉,在泉水灌区下游古河间洼地建大、中、小平原水库群和玛纳斯河石河子水库,调节非灌溉季节泉、河余水。在玛纳斯河红山嘴建引水枢纽引出东岸总干渠,在库群下游分出西岸大干渠,以玛纳斯河为中枢,跨8 条河流,划分玛纳斯、安集海、金沟河、奎屯河4个亚区系统,组成一个跨流域灌溉系统,设计灌溉面积46.7 万公顷。因当时缺乏现代建材,他们决定先分别采用卵石工程、木闸、草闸应急,逐步更新。1954 年7 月,中央和西北水利部领导陪同前苏联专家赴石河子现场视察时,前苏联专家对上述规划设计方案中的平原水库提出异议。粟宗嵩据理力争,反复论证,经过重点复查,终于获得通过,并在兵团精心经营下,建成国内外第一例地表水、地下水和水库联合运用的大型农垦灌区。20 万公顷玛纳斯垦区成为兵团的灌溉农业中心。

  1960 年,他作为农业科学赴新疆农垦科学考察团副团长,对各大垦区进行综合考察,提供建议。1961 年,又以专家组组长的身份,去新疆垦区落实上次考察建议,并到伊宁市各农场进行考察,协助解答一些技术问题。他提出,对玛纳斯垦区改变计划用水,根据条田之间的档案资料逐块鉴定其肥力,按肥力水平提出计划产量,按产量配肥、配水,以水换粮,按用水量要产量和定交粮食任务,以农场为单元层层承包到连队,按每个农场核定水量发给水票,根据呈报用水计划凭票领水,供水不适时不适量造成的减产损失,由灌溉管理处赔产,用水超量,按超额水量递增上交粮食任务,节余的水量归节水部门调用。后经玛纳斯灌溉管理处采纳,推广应用,收到了既防止大水漫灌,节约用水,又控制土壤盐碱化之效。

  崭新思路完善农田灌溉学

  科学需要众多的思想火花,活跃的思维是科学生长的肥沃良田。

  农田灌溉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粟宗嵩1959 年春在选定农业科学农田灌溉研究所的研究方向和任务时,打破常规,不赞同把灌溉科研局限于田间的灌排微观领域,更不同意简化农业“八字宪法”中“水”的栽培技术,割断农田灌溉微观用水与宏观治水的内在联系。他认为现代化的农田灌溉,应是流域系统—灌区建设—田间灌溉一体化,以灌区灌排工程设计为中枢,上承流域梯级开发之先,下启田间科学用水之后。科研工作的中心任务在于阐明流域规划的原则,明确灌区灌排布局设计的原理,落实田间灌排的综合技术。他在组织领导有关科研活动中,重视发挥专题的积极作用,发动大家研究田间用水之法,而自己承担研究灌区工程建设,重点针对北方的灌溉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为保证有水可用,粟宗嵩提出应把灌溉水资源的调度作为治水的核心和根本。在流域开发中,因大规模发展灌溉破坏了原自然水的大、小循环,可通过合理灌溉协调“三水”(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相互转化,建立更有利于保养水源的新水的循环,改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在华北平原易涝、易碱和干旱地区,应以井灌为基础,井保稳产,井以灌带排,井排防盐,明沟除涝,引渠补源。在实践中,粟宗嵩总结出以地下水下降漏斗发展土壤水库和地下水库的井、渠、沟、库联合运用的河南温县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对源出太行山的山水河在多水季节,以引洪灌补给扇下地下水,建立扇上地下水库,枯水期井灌,将地表水送到下游渠灌,建立上下游井渠结合的灌溉模式,目的在于充分合理利用当地灌溉水资源。

  建水源工程促粮食增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灌溉水源是保证粮食产量的重要前提。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能否合理调配灌溉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先天不足,随着工农业发展和人口增长,如何调度用水大户——农业用水,是这一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因此,他提出,在中国的农田灌溉用水应面向水情时空分布不稳多变、旱涝频繁的特点,因雨制宜、看水办事,把灌溉农业建立在田间,充分用好有效降水、蓄积降水所形成的泾流(地表水、地下水),补有效降水之不足,确保“三水”在相互转化中开源节流,在开源中节约水资源,从而在流域开发中建设水资源,他把这称为水源工程建设。就用水而言,在同一灌区内,可有不同保证率和不同灌溉定额的灌溉面积和作物,在同一流域内,也可有不同保证率的灌区,允许灌溉效益可随不同水文年水情变化而浮动于允许的上下限内,并逐步缩小浮动幅度,提高稳产程度。同时,大力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水耗,推广省水增产的先进灌水技术,在地多水少的自然条件下,不单纯追求小面积的丰产灌溉,而是求大面积均衡增产经济效益,采用节水灌溉技术以扩大灌溉面积,获最高总产,以提高总用水量的总效益。他的这些学术观点不仅对指导水资源紧缺地区的灌溉具有现实意义,而且把中国农田灌溉的理论向前推进了一步。

  粟宗嵩在从事农田灌溉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视探索宏观调控,常不惜冒风险探索新路。除在上述诸方面有其独特的学术见解外,他还认为:当代水利建设已进入环境水利阶段,农业已进入生态农业时代。农田灌溉基本原理应上升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结合,从自然科学角度,应理顺水—土—植—气系统的关系,不违背自然规律;从社会科学角度,应理顺人—土—水系统的关系,即人口不超过土地负载能力,也不超过水的负载能力。农田灌溉要以水为中枢,发挥当地土气环境条件下水—植的积极作用,兴利防害,在科学治水、管水、用水的基础上,建立稳定长效灌溉农业。人—土—水关系是左右中国水利建设大局的最大经济问题,从而把水从过去供水服务者的地位提高到国家经济建设决策的地位。20 世纪80 年代初,他与施成熙教授共同主编《农业水文学》,泛论了中国水—气、水—地等关系,是填补中国水文学中此项空白的第一部专着。

  出谋献策编织新乡水利网

  1972 年,粟宗嵩调任新乡地区水利局总工程师,他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山区引水上山问题,并提出辉县峪河工程的修改计划,启用漏水库,改一河开发为跨流域联合开发,把全县置于一个统一的水利网内。实施计划在峪河平甸利用落差265 米的瀑布建一级电站,装机1万千瓦,下游建宝泉水库二级站。一级站尾水用西干渠东引,高水高用,开峪河灌区,退水入石门河上游水库,引出东干渠,把沿渠各库区连接起来,组成群库汇流灌区,保留区内原有的柏石头、柿园等库区漏水的小型水库和坑塘,以补源下游平流地下水,发展井灌。二级站退水石门河下游漏水库,建库下井灌区。从而由山上到山麓把库灌—河灌—泉灌沿山走向联成片,形成峪河梯级开发、以灌为主、灌电结合、电灌能源自给、控灌3.33 万公顷的跨流域系统,可扩大宝泉水库库容,向低频率出现的洪水要水,补久旱之不足,延长跨年调节的周期。这种模式在北方地区为第一例。他还认为在缺水地区要见水就争,哪怕花较大代价,在可能条件下,就地筹水比远地借水好。用水犹如用兵,要用得其地,用得其时,用得其量,切记“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农田用水受害于有限,而长期大水漫灌,则可造成土壤沼泽化、盐碱化和破坏土壤结构等不易或难以挽救之灾。他为当地水利建设规划提供了大胆的设想,巧用水泥灌浆法,修补好多年漏水严重的愚公渡槽,因此受到好评。

  为吸收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使农田灌溉科研赶上国外发展水平,1955 年,粟宗嵩参加了水利部组派的中苏水利考察团,赴前苏联考察灌溉试验机构的设置和布局、研究的内容、试验的技术装备以及学科的发展水平。随后,他以新乡引黄人民胜利渠为基地,开展小麦灌溉、地面灌水技术、灌溉管理、防止灌区土壤盐碱化等方面的试验研究,从而拉开了中国农田灌溉排水科研的序幕。

  粟宗嵩对北方冬小麦合理灌溉问题进行了较长期的研究。 20 世纪60 年代初,针对华北平原灌区盐碱化问题,他组织力量在山东、河南等地开展引黄灌区排水防盐的研究,并在国内较早提出粉砂壤土易盐碱化的物理性及粘土隔层的影响和相应对策。这些为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北方地区开展冬小麦节水灌溉制度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高尚情怀造就一生辉煌

  作为所长,粟宗嵩待人宽厚、平易近人、诲人不倦、提携后人,对科研骨干他大胆放手使用,对年轻科技人员则鼓励他们勇挑重担,在工作中边干边学,不断充实自己。他勤奋好学,治学严谨,文稿、文章等都是自己动手撰写,对送交他审查的研究报告等,均亲自审阅批改,力求准确。他还十分重视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理论,但不盲从。为了坚持自己的学术见解,他宁肯受人责骂,也不愿受天惩罚。他清政廉洁,生活俭朴,深受同行和同志们的敬佩与爱戴。他退出研究所领导岗位后,仍时刻关心着我国农田灌溉科研的发展,忘我地从事着述等科研活动。1985 年,粟宗嵩在75 岁高龄之际,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一生的崇高追求。

  粟宗嵩一生,心里装的都是工作。20 世纪90 年代末以来,粟宗嵩年事已高,身患多种疾病,身体状况很差,但他仍坚持着书立说、总结科研等工作,有一次他病危,子女问他还有什么要交代的,他说:“请灌溉所的同志来,我还有一些工作上的事情要和他们交代清楚,其他就没什么了。”

  粟宗嵩身上体现了一位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体现了改革时代的创新追求,体现了不为名利所累的精神境界。他令人瞩目的成就,源于他甘于寂寞、矢志追求、默默无闻的科研精神。他告诉我们:科学家应该具备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具备认准一个目标执着追求、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科学态度,具备将满腔的爱国情怀化为日日夜夜、时时刻刻做好本职工作的实际行动。
 

农业科学农田灌溉研究所供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