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虎渠
62 岁的虎渠,有种让人说不出的威严感。他说,这种感觉,或许与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有关。他当过农民、军人、科技副县长、重点大学校长,也曾留过洋、读过博,是知名的作物遗传学专家。而从2001—2011 年,他又担任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农业科学院长、党组书记(2008 年后任党组副书记)。这10 年,既是翟虎渠人生中特别的10 年,也是农业科学具有特殊意义的10 年。
10 年来,他带领着中国农科院这支农业科技的国家队,一步步勾画和描绘着发展的宏伟蓝图。他们用全国8% 的农业科技队伍,创造了农业26%—28% 的科技成果,不仅攻克了一道道世界性农业科技难题,为中国农业科研在世界舞台上赢得了一席之地,更为中国粮食的连年丰产作出了卓越贡献。
“我希望当我从院长这个职位上退下来的时候,能为中国农科院留下更多的人才,搭建更多的研究平台。我能做到的也许不多,但一定会竭尽全力。”10 年来,翟虎渠用自己的付出,践行着这份承诺。
打造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搭建起科研协作大平台
“中国农科院是农业科技的国家队,要当好这支国家队的领队,可不容易。”回忆起初任院长时的感受,翟虎渠感触良多,“与之前担任的角色不同,这个岗位需要我站在更高的角度、用更开阔的视角来看问题。”
2001 年,51 岁的翟虎渠从南京农业大学调任农业科学院长兼党组书记。新世纪之初的中国农科院正欲谋求新的发展,究竟该如何发展,则成为了摆在他面前的一道难题。上任伊始,翟虎渠一方面抓紧时间深入基层搞调研,摸清各个研究所的基本情况;另一方面,他果断采取现场办公的方式,解决一些重大问题和棘手问题。他认为:“有别于地方农科院的定位,中国农科院必须要把国家战略需求放在第一位,必须要塑造好农业科技的‘国家队形象’。”这个“国家队形象”究竟该如何塑造?翟虎渠意识到,“首先就是要建立良性运转的科研机制,搭建一个科研协作的大平台”。为此,他和领导班子成员一起制定了中国农科院科技体制改革方案,并得到了中央三部委的批准。根据方案,他首次提出了“三个中心、一个基地”的战略目标:把中国农科院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国内一流的农业科技产业孵化中心、国际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中心和农业科技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有了目标,有了方向,10 年来他带领中国农科院以学科调整为切入点,围绕国家需求,优化学科布局,形成了面向现代农业、面向未来、门类齐全、重点突出的学科发展新格局,建成了重点突出的现代农业学科体系,为中国农科院的科研人员提供了宽阔的舞台。
而建设全国农业科研协作网,使全国农业科技力量形成合力,则是翟虎渠经过深思熟虑和认真调研后提出来的,也一直是他的梦想。长期以来,中央有中国农科院和国家级农业大学,各省和地区也有自己的农科院和农业大学,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形式,中央和地方的农科院所和高校之间联系并不紧密,全国农业科技资源条块分离,并没有形成一盘棋。翟虎渠认为,“我们国家农科院和农业大学主要做的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工作,地方农科院主要进行示范推广,省级的则主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了。如果我们国家级、省级、地方级的农科院所和高校能上、中、下游结合,就可以形成一个体系,集中各自优势,又相互衔接,既省资源,又提高效率,这将对推动我国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从2001 年起,他领导农业科学联合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和农业大学,发起成立全国农业科研协作网,提出了“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议,这一建议被中央所采纳,并写入2005 年和2006 年中央一号文件。
如今,实质性的全国农业科研优势大协作正在全面开展,中央与地方、国家院与省院、实验室与试验站等多方位、多层次协作共建的局面正在形成。而中国农科院也与全国32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农业科研机构建立了科技合作,不仅新增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国家农业图书馆等一批重大科研平台,同时还新建廊坊、新乡、海南、黑龙江农垦等一批院级试验园区,为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条件和保障。
然而在他看来,仅有国内的科研协作平台还远远不够。10 年来他还率领中国农科院拓展战略伙伴关系,积极展开对外技术援助,扩大国际合作研究,为科研工作者搭建起了国际农业科技合作的平台,也为把中国农科院的科研成果推向世界,开启了一扇新的窗口。有科研人员感慨道:“国内国际两个平台的搭建,让我们中国的农业科学家有机会能走向世界。”
既要“引进来”也要“送出去” 让每一个人才发光发热
“中国农科院要实现‘三个中心、一个基地’的目标,必须要广纳贤才,人才和团队是核心竞争力。”作为“海归”的翟虎渠,非常看重优秀人才。2002 年中国农科院自筹资金2.5 亿元启动实施“杰出人才工程”,吹响了“人才强院”的号角。
2010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所长万建民正是翟虎渠从海外引进的杰出人才之一。当时万建民已在日本待了9 年,博士毕业后成为日本农林水产省的主任研究员。翟虎渠4 次邀请他回国,终于打动了他,回国开展水稻研究。同样,在2004 年禽流感疫情暴发时作出卓越贡献的陈化兰、长期从事水稻分子遗传和育种研究的黎志康等,也都是中国农科院近年来引进的杰出人才。近年来实施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更是为中国农科院招揽国际顶尖科学家提供了重要机遇,2008 年底农业科学被确定为国家首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翟虎渠深知,与引进人才相比,培养本土人才同样重要。10 年来,中国农科院积极鼓励年轻科研工作者申报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为中青年骨干提供“送出去”的机会,让他们出国进修、深造,同时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特别是国际会议,通过博导论坛、青年学术沙龙、青年座谈会,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创新和服务“三农”的实践中不断成长。如今,中国农科院培养的一大批中青年农业科学家正在成为我国农业科技的新鲜血液和新生力量。
引进和培养人才很重要,团队的力量同样不容小视。2007 年,农业科学启动实施“科技创新团队创建工程”,面向全院、面向全国、面向全球,招揽科技人才,全力打造科技创新团队, 形成了具有重点学科研究方向、特色鲜明、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13 个院级科技创新团队,90 个所级科技创新团队。他常说:“我们的科研人员和创新团队都希望能为国家做贡献,作为管理者,我们一定要为他们做好服务,帮他们排忧解难,帮他们选人、找钱、找项目;帮他们立项、申请、搞攻关。扶上马,再送一程。这样,人才才能一心一意搞科研,才能发光发热。”留日博士李世访2000 年回到了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此后一年多时间里,因为没有相应的科研启动经费,使他在日本已经有很好基础的研究不得不搁置下来。他给新上任的翟虎渠院长写信诉说苦衷,翟虎渠当即从不多的院长基金中批给他10 万元。一年后,李世访作出了成绩,并引来了“86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等100 万元的资助。他再次给翟虎渠写信:“我的科研工作走上了正轨,这和院长当初特批给我的10 万元经费分不开,那是我科研工作的重要转折点。”
如今,中国农科院已将为不同级别的人才提供几十万元到400 万元不等的科研启动经费写入了“杰出人才工程”计划,同时为了给人才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全面实行分配制度改革,改变过去对人才的考核指标和体系,建立起能够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为高层次科研人创造更多“送出去”学习的机会和条件。
近年来,在中国农科院一级、二级岗位杰出人才中,先后有4 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 人获得人事部高层次优秀留学人员项目经费资助,18 人担任国家、部委级重点实验室主任,14 人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4 人获得中国青年科学家奖,3 人获得中华农业英才奖。
推动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中国农科院力争国际第一
多年来,翟虎渠始终坚信:“中国农科院不仅要国际一流,更要国际第一。我们不要迷信诺贝尔奖,不要跟着外国人跑,我们以后搞自己的农业奖,让外国人以得这个奖为荣。”这个信念一直支撑着他为中国农科院的发展谋划布局,十年如一日地艰辛付出。也正是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中国农科院依托良好的科研协作平台、优秀的创新人才和团队,在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上取得了累累硕果。
翟虎渠在转抗虫基因三系杂交棉现场
10 年来,农业科学共承担国家及行业各类科技项目(课题)9 000 余项,获奖成果700 余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0 项、二等奖75 项,以主持单位获省部级奖400多项;新审定品种545 个、获专利895 项、新兽药证书65 项,取得了超级稻、转基因三系杂交棉、流感疫苗、口蹄疫疫苗、蓝耳病疫苗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领先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
10 年来,中国农科院累计推广农作物新品种3 335 个,农业新技术1 940 项,累计推广农作物20 亿亩以上,畜禽新品种15 亿头(只),有力促进了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积极探索科技兴农模式,在黑龙江、吉林、河南、安徽、江苏等省的粮食主产县开展粮食增产科技支撑行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10 年来,中国农科院与81 个国家,33 个国际组织、6 个跨国公司以及盖茨基金会等建立了合作关系,与50 多个国家和17 个国际组织正式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有13个国外机构在中国农科院设立了驻华办事处。共组织申请各类合作项目共计1 458 项,争取国际合作总经费超过6.5 亿元。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生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与疫苗生产、设施园艺等领域开始走出国门。
这一组组数据,承载着中国农科院10 年的发展厚度;也承载着翟虎渠多年的心血和付出;更承载着无数农业科研工作者的自豪与梦想。如今,越来越多的国际农业会议选择在中国召开,越来越多的国际农业组织选择与中国农科院合作,越来越多的中国农业科学家在国际上发出属于中国的声音。中国农科院在国际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中逐渐居于主导地位。翟虎渠不无自豪地说:“以前,我们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缺少‘话语权’,现在随着科研水平的提升,我们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高。以国际禽流感大会为例,如果我们的陈化兰不参加、不到会,这个会议就不好开。”
现在,尽管已经不再担任院长职位,翟虎渠依然关心着中国农科院的发展,依然为中国农科院的未来出谋划策,依然还在为研究生们上课。对于为中国农科院作出的贡献,面对无数赞誉和荣耀,他只是笑笑说:“我跟农业打了一辈子交道,在中国农科院院长的位置上,我有两点体会:一是中国农业的发展支撑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二是中国农业科技的发展,支撑了中国农业的发展。我觉得,能成为一名农业科研工作者,本身就是一种幸运和幸福,我们要始终心怀祖国、心怀农民,具有使命感。这10 年,我只是怀着一种朴素的情感在做我该做的事。”
正是怀着这份朴素的情感,翟虎渠用10 年的时间,践行着自己的诺言,也成就着一个农业科技国家队的光荣和梦想。
中国农业科学院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