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昌_农业科学
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人才教育» 专家学者» 农科英才

李云昌

【字体:

  阳春三月至四月,在长江流域的大地上,到处是一望无际的油菜花,金黄色的油菜花为保证我国食用油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你是否知道农业科学油料作物研究所李云昌研究员,近30 年致力于油菜品种遗传改良,为大地盛开油菜花所作出的贡献。

  痛心的“油票”

  李云昌1955 年出生于湖北省崇阳县的一个小山村,父母都是农民,家里兄弟姐妹7 人,他排行老二。20 世纪70 年代初期,李云昌高中毕业后成为回乡知青,在鄂东南山区务农,也是在李云昌回乡务农的1973 年,家里才从“超支户”变成为略有结余的“余粮户”。一个春夏之交,他和村里的农民一起收割油菜,本指望能收获较多菜籽换油吃,可最后打出的菜籽亩产不到50 公斤,吃油成了全村人的奢望。1978 年春季他来到华中农业大学上学,眼看着城里人也跟农村人一样,每月二两油票,吃油难的日子,深深地印在李云昌的脑海里,他立志要为改变吃油难作出努力。刚刚恢复研究生考试的第二年,他考上了研究生,师从我国油菜遗传育种先驱刘后利教授和我国杂交油菜育种泰斗傅廷栋院士,他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国际合作寻经费

  1984 年研究生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农业科学油料作物研究所从事杂交油菜的遗传育种研究,至今已整整28 年。

  1991 年,通过激烈的竞争,李云昌和他的小组获得了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的子专题,李云昌做主持人,课题具有前沿性,技术具有挑战性,研究具有开创性,一切都是那么诱人,然而研究经费每年只有区区1.5 万元。如何完成国家攻关下达的目标任务?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显然仅靠每年1.5 万元的国家经费难以满足大量研究工作之需。怎么办?经苦苦思索,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海中形成,何不利用自己多次出国进修和参加国际会议获得的信息,积极申请国际合作项目。功夫不负有心人,1991 年他申请获得国际原子能机构基金项目1.5 万美元,1995 年申请获得国际原子能机构技术合作项目13 万美元,该项目经费是以仪器设备的形式提供的,由此李云昌课题组实验室条件得到了改善。1996 年他又申请获得欧盟合作项目20 万欧元的经费支持,这下李云昌如虎添翼,较为充足的科研经费,较好的试验条件,使他在科研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超级杂交油菜的诞生

  如何在一个油菜品种中实现产量、品质和抗性的统一,培育出高产、稳产、优质、抗(耐)病的油菜新品种,是李云昌梦寐以求的目标。经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苦苦思索,他确定了利用核诱变技术改良波里马保持系和相应不育系,通过利用油菜的杂种优势来达到产量、品质和抗性三者统一的技术路线。

  20 世纪80 年代,他从陕西省农垦科教中心引进了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并用大量优质材料与不育系测交,对表现生长势强, 不育性较好, 但有个别性状需要改良的材料进行核诱变处理,选育优良不育系及相应保持系,同时用优质材料与恢复系杂交,培育优质恢复系。对育种工作的每个环节,包括整地、播种、间苗、定苗、选株、杂交、收获等,他都会亲自到场,身体力行;特别是每年油菜花期,李云昌整天在试验地里对油菜进行观察记载、选株、挂牌、套袋,对重点的杂交组合亲自取花粉进行授粉。每年五一假期,他都在试验地忙于油菜收获。遇油菜开花早的年份从正月初二他就开始在田间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培育出不育系8908A、保持系8908B 和恢复系R2。

 
 
李云昌在工作

  2000 年,利用8908A 和R2 配制的杂交种“7789”诞生了,品种审定时正式定名为“中油杂2 号”。中油杂2 号在湖北省区试中,平均亩产195.10 公斤,比对照中油821 增产19.73%,国家(长江中游)区试平均亩产154.55 公斤,比对照中油821 增产13.91%,均居参试品种首位,同时,湖北省和国家区试共计47 个点次全部增产,是湖北省和国家(长江中游)区试有史以来第一个所有试验点都增产的杂交油菜新品种。被农业界认为是超级杂交油菜。该品种连续8 年被湖北省列为油菜主导品种,目前仍是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和国家区试(长江中游)的对照品种。累计推广应用4 000多万亩,2003 年获农业科学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 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大地盛开油菜花

  第一个杂交油菜新品种育成后,李云昌一发不可收,先后又育成了中油杂8 号、中油杂11 等16 个油菜新品种,这些审定品种包括长江上游贵州省审定品种中油6303和长江下游上海市审定品种希望528,实现了长江流域从上游到下游审定品种全覆盖。中油杂8 号是湖北省和国家(长江中游)区试中第一个在气候适宜年份含油量超过45% 的品种,2006 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审定品种中油杂11。该品种湖北省区试平均单产190.2公斤,比对照增产11.34%,居第一位;国家区试2003—2004 年长江上中下游区试均居第一位,分别比照增产20.35%、25.71% 和11.97%。湖北省及国家区试3 年共计79 个试验点,增产点次72 个,占90% 以上。2005 年同时通过国家长江上中下游三大生态区审定,是到目前为止唯一同年通过国家长江流域三大生态区审定的品种。

  中油杂11 从2006 年至2011 年连续6 年列入湖北省主推品种,2006—2008 年和2010—2012 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唯一没有变化的整个长江流域主导品种,累计推广应用面积3 000 多万亩,2008 年获农业科学科技成果一等奖和武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 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 年获农业部丰收奖一等奖。2011 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为了尽快将成果转化成生产力,李云昌按照油料作物研究所改革的精神,于2000年成立了武汉中油大地希望种业有限公司,出任董事长。由此他走上了育、繁、推一体化的道路。针对波里马不育系在低温条件下,开花初期有微量花粉从而影响制种杂种一代(F1)种子纯度的问题,2000 年他首次提出了波里马不育系制种的4 条主要措施:第一,制种地点选择,在冬季制种的制种地区应选择在湖北省襄阳市及襄阳市以北的地区;第二,适时播种,制种田的播期比大田油菜生产的播期晚播一星期,一般应在10 月上旬播种;第三,强父本和实行小母行制种,父母本行比2∶2,即两行母本,两行父本,增加父本花粉量;第四,母本打薹,在油菜蕾薹期,当薹长到约5 公分时,对母本实行打薹,尽量减少低温对不育系育性的影响。现在全国波里马不育系制种基本上都在采用他提出的这4 条主要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大大提高了波里马不育系制种的安全性,从而推动了杂交油菜的大面积应用。

  针对不同品种的生育特性和适应区域,李云昌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川等省兴办高产示范田、样板田,研究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在每年的4 月下旬到5 月上旬召开农业主管部门、农技推广人员、企业和种田大户参加的高产现场观摩会,发放品种特征和相应的栽培技术宣传资料,普及推广实用栽培技术。李云昌不断创新的精神和卓越的科研成果得到了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肯定和赞誉,他被农业科学评为2002 年度科技开发与产业发展先进个人,2006 年被国家南繁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全国南繁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04 年被授予湖北省劳动模范,2007年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0 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他一年之中有将近一半左右的时间是在试验田、繁殖制种田和高产示范田中度过的,实践着他把成果“推广到农村、落实到农田、惠及到农民”和“大地盛开油菜花”的梦想。

 农业科学油料作物研究所供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