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果树产业的科技创新团队
【团队简介】
农业科学郑州果树研究所在1960年建所初期就把桃种质资源与新品种培育作为该所的研究重点,成立桃组;现成员团队为1981年成立;团队成立33年来从事桃种质资源、遗传育种及高效栽培模式的研究。发表主要论文150余篇,培育桃新品种28个,主编《中国桃遗传资源》专着,主编技术类图书15本,主持研制国家、农业行业等技术标准10个。获得国家科技成果5项,(其中独立完成的“桃优异种质发掘、优质广适新品种培育与利用”2013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团队2015年获得2014-2015 年度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成果奖),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7项。建有国家果树种质郑州桃圃、国家桃改良中心,为中国园艺学会桃分会挂靠单位。2012年 “桃优异基因发掘、新品种培育与高效利用”获得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称号,同年获得首届园艺华耐奖。选育‘中农金辉’、‘玫瑰红’等油桃、‘中蟠桃10号’、‘中蟠桃11号’等蟠桃和‘满天红’等观赏桃新品种共计28个,并成为产业重要栽培品种,推广栽培50万亩以上。该团队现有科技人员11名,平均年龄39.5岁。
资源情深 倾情奉献
桃原产中国,种质资源极其丰富。郑果所建所以来,开展了广泛的资源收集、评价,已经建成了世界上保存桃种质资源最为丰富的圃地,并积累了庞大的一手资料,但是如何将这些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凝练,更好地展现给大家,更好的体现郑果所在桃种质资源方面的研究水平,为桃树学研究与利用服务是团队编写《中国桃遗传资源》的初衷。
《中国桃遗传资源》以《中国果树分类学》和《中国果树栽培学》为蓝本。力求章节系统,力求文字简洁,力求数据准确、可靠、可比,力求图片美观。
撰写过程中,为了一个性状的准确,大家翻遍十几个柜子的原始资料,反复核对;为了一张野生资源的图片,专程去西藏、内蒙拍照。由于上班时间很忙,团队就加班加点编着《中国桃遗传资源》,少有星期天和节假日,晚上加班是常事,有时加班到深夜,只能在办公室简单补充一些饼干后继续工作。在交稿的最后两个月,课题组人员几乎天天加班到十二点,琢磨这个问题怎么解决,那个结果如何表达,还缺个什么图片,到哪里去找……团队带头人王力荣研究员不断勉励自己和课题组人员,坚持一把、再坚持一把。
束怀瑞院士看到《中国桃遗传资源》后,主动给本书题词;邓秀新院士看到本书后,欣然为此书作序。
课题组前辈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勤恳恳、全身心的投入科研,年轻成员耳濡目染,备受鼓舞,他们情系资源,在他们心中野生资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是伟大的,是上帝给与他们的礼物,野生资源是神圣的;地方品种是农民选择的,农民就像我们的民间歌唱家,地方品种就是民歌,富有无穷的魅力,是我们国家劳动人民的结晶,是我国桃种质资源的精华;育成品种是我们科学家创造的,具有更高的艺术和产业价值,我们的科学家只有置身于野生资源、地方品种的沃土,融进西方品种更多的旋律,才能创造出更高的成就。他们秉承继续加强种质资源的收集、引进与利用,是生存之本,是他们一生的使命。
任劳任怨 痴心科研
团队带头人王力荣研究员,自1990年研究生毕业,一直从事桃品种资源与遗传改良研究工作。她爱岗敬业,勇于创新,不断进取,拥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业务素质,由于长期的田间、温室工作使她得了严重的桃花粉过敏症,一见到桃花,她就浑身奇痒、起疙瘩、打喷嚏、流眼泪、眼睛酸疼、肿胀得睁不开,即便是这样,她丝毫没有耽搁桃种质资源研究与品种培育工作,只是在每次下地前吃一片扑尔敏。几十年如一日,她抢救了一批批处于濒危状态的地方桃品种,培育出了一批批观赏桃新品种,使观赏桃的低温需冷量时间从1200小时压缩到500小时,等于把开花期提早了一个月,延长了观赏期,大大满足了人们对桃花节、桃花观赏的需要。她在河南漯河天翼公司培育出的观赏桃花,不仅俏销河南各地,而且远销广州等珠三角地区及东南亚,每年销售二三十万盆,市场售价高达几百元,天翼公司成为全国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
育种创新 支撑产业
坚持自己调查实生苗,风雨无阻;团队成员陈昌文在基地一待就是10多天,一个生长季节下来,昔日的帅小伙变成了“非洲人”。由于实生苗基地距离所区有100公里,在果实成熟季节,往往要早晨四点多就起床,五点就出发了,六点半就到地里调查。夏季的早晨,露水打湿了衣裳;中午桃园里又闷又热,汗水湿透了衣裳;下午稍凉快些,蚊虫开始疯狂,血渍染上了衣裳。虽然非常的辛苦,但当看到一个较为理想的单株,所有的艰辛都忘在了脑后。
扎根基层 服务社会
团队成员朱更瑞研究员扎根基层,每年培训果农上万人,深入现场指导农户整形修剪、园地选择,教授花果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控技术,亲自为农户整株修剪。参加郑州广播电台110技术服务热线,解决广大果农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在历次与果农朋友们的接触过程中,他深知果农由于经验不足,知识水平有限,管理技术低下,有病害不能及时发现并防治,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为了能最大限度的普及知识,使果农通过果业发家致富,从业30多年来他上千次的现场指导,指导人次几十万,收益的果农不仅提高了技术水平,而且提高了经济收入,使果农得到了切切实实的实惠,受到当地领导和群众的好评。在果农心中他就是郑果所的一面旗帜,每到一处,备受称赞。接触过朱更瑞的农民们对他有这样的评价:“如果说桃是我们的‘摇钱树’,那么朱教授就是我们的‘财神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