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一线团队路 基层奋斗科研人_农业科学
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科技人物» 科研团队

深入一线团队路 基层奋斗科研人

【字体:

    【团队介绍】
    农业科学养殖业污染防治创新团队是一支成立于2014年的年轻科研团队,团队以规模化畜禽养殖环境污染防治为目标,开展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团队先后承担完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省部级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专利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团队核心成员12人,平均年龄35岁,获博士学位或正攻读博士学位的10人,具有高级职称5人,知识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
    该团队首席张克强研究员,任中国农学会资源与环境分会理事,中欧政策对话支持项目国内短期高级专家,学术期刊“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编委,是2012年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工程人选(第一层次),2012年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农业科学三级岗位杰出人才。

一线科研立足远,深入农户情谊长

    养殖业是人类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极重要环节,与种植业并列为农业生产的两大支柱。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伴随人类历史的产业却因为种种原因逐渐成为影响人类社会的干扰因素。如何能经济、合理的解决养殖场粪便成山、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等现状是困扰每个农业环保科研人员的难题。
    当大部分人还停留在单纯处理、简单利用的传统思路上时,养殖业污染防治创新团队却将目光放在了整个产业的角度上,根据行业特点和技术需求,创新的提出了养殖废弃物“源头控制—过程减量—末端处理—农田利用”的污染防控思路。团队首席张克强研究员说:“农业的事情向来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不能继续做‘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事情,必须看的更远、更完整。” 在这样的主体思路下,团队将污染防治与产业过程结合,从全产业链角度对养殖污染的发生发展、处理处置、循环利用及配套政策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考虑,符合养殖业污染防治的科学需求,为团队发展和规模化养殖污染的有效防治指明了方向。
    万事开头难,与养殖场主的交流成为科研工作的第一个难题。场主们常常难以理解:“我的牛怎么喝水咋还关系到屁股后面那些事呢?”每当有这种问题,团队成员都会耐下性子解释:“水嘴漏水会增加后面的废水量,进而增加处理设施规模,您后面多花钱不如在前期就做好防护,还能给您省水钱呢!”通过交流,养殖场主们从最初的抗拒,到接受,再到赞同和欢迎,天津嘉立荷集团(奶牛养殖企业)还专门向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提交了感谢信。正是靠着这种深入一线的调研,团队不但从科研的角度构建了规模化养殖场环境变化监测技术体系,探索了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源头控制创新技术,更与养殖场形成了良性循环,互相提高,互相促进,共同完成行业的变革。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失败的团队没有成功者,成功的团队成就每一个人”是团队每个成员的座右铭。在这个平均年龄不到40岁的年轻团队里,团队成员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定位,互相帮助,互相提高。由于研究需要,团队成员经常不顾养殖环境的恶劣,到养殖场现场调研、采样、分析,养殖废弃物溅到身上、脸上是常事;团队成员年纪轻,要克服孩子小,幼儿园、小学接送等生活中的难题,有时还要忍受家人的不理解;由于科研任务重,加班加点已习以为常,牺牲休息日也在所不惜。所谓有付出才有收获,正是通过脚踏实地的勘察调研、实验室一丝不苟的专心研究、不辞劳苦的野外试验,团队先后承担完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省部级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专利20余项,为规模化养殖业污染的有效防治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保证团队人员立足长远,团队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原则。根据团队发展需要,先后与瑞典、芬兰、德国和美国等行业领先的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近3年邀请外籍同领域知名专家30余人次来华交流。团队成员先后赴德国、英国、爱尔兰、美国、瑞典和芬兰等国访问交流20余人次;鼓励团队成员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专业论坛和专业培训,培养团队成员业务水平和学术交流能力,促进了团队的发展。

农牧结合可持续,基层科研促发展

    “养殖业的每个阶段发展都有它的需求,有它的必要性和局限性。”团队成员对行业的发展如是评价,“我们或许正站在一个转变的关键点上。”经过无数养殖场的调研,日日夜夜的实验室研究,各种数据的分析,他们感觉到中国的养殖业正在从原来的盲目扩张慢慢转变为适度发展,从最初的种养分离逐渐向农牧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行业方向的转变,势必会带来科研方向的转移,而团队已经做好了准备,用更大的热情和精力来面对转变。
    “我的父辈是农民,我经过了高校的学习成为一名科研工作者。现在我又回到农田里去,到养殖场里去。这本身就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团队首席助理杜连柱博士有些兴奋地说,“或许有人认为科研工作者都是待在实验室里,穿着干净的白大褂做实验,但那在农业来说是不正常的。我们要把所学习的理论与基层的工作相结合,才能验证我们的研究方向是否正确,研究结果是否有效。”
    来自基层,学习知识,回到基层,中国农科院养殖业污染防治创新团队的成员们就是这样带着“服务自己”的热情,为养殖户排忧解难,为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环境的改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