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传播者 农民贴心人_农业科学
English
中国农科院微信公众号
农科专家在线微信公众号
MENU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科技人物» 科技人物

科技传播者 农民贴心人

【字体:

    【个人简介】
    王传义,1978年9月出生,副研究员,硕士。自2000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于烟草调制加工和技术推广服务工作。他是“灭火队员”,农民遇到烟叶烘烤难题,他能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导,并帮着烤出一炉炉好烟;他是“大忙人”,一年365天,他200多天奔波在烟区;他是“生面孔”,单位新同事跟他见不了几次面。经过了多年的摸爬滚打,这位当年的毛头小伙子已经成长为行业内知名的烘烤专家。他连续多年荣获研究所文明职工、优秀青年、优秀工会会员等荣誉称号,2007年还被评为农业科学研究生院优秀生,2009年被评为青岛市科协科普工作先进个人,2011年被授予研究所成果转化标兵,长期担任陕西安康烟区和安徽皖南烟区生产技术顾问。


左二:王传义

勤于钻研 勇攀高峰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烤”,可见烟叶烘烤重要性。搞好烟草烘烤,需要实验数据支撑,更多的需要研究人员实践探索和日积月累的经验。参加工作以来,王传义一直奋斗在烤烟烘烤技术研究第一线,并掌握了烤烟调制的核心技术。先后主持和参加科研项目31项。其中,主持11项,总经费达990万元。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地市级科技进步7项,起草发布烟草行业标准1项、企业标准4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5项,编写《烤烟烘烤特性》专着1部。
    在烟叶烘烤时节,王传义几乎每天都要到晚上8点后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宿舍。有时为了取得一项烘烤过程中的关键数据,经常会彻夜守候在烤房前。“让不懂烤烟的人学会烤烟,让会烤烟的人能轻松烤烟”这是他一直的追求。在他看来,传统的“看烟烤烟”方式,使得烤烟过于依赖烘烤技术。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研究提出“八点式精准密集烘烤工艺方法”。整个烘烤设定好8个关键温湿度点及对应的烘烤时间,根据烟叶素质做细微调整,就可实现精准烘烤,减少对烘烤经验的依赖,降低烤烟的技术难度。同时,还与同事一起研发了全自动化加煤技术,将其与精准工艺密切配合,每12个小时往煤斗子里加一次煤即可。目前,这一技术在山东等主要产区开始推广实施。

苦练内功 攻克难题

    多年的刻苦钻研,使他在学术上不断积累;长年的基层历练,使他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正是有了这坚实的基础和深厚的内功,才使他能够解决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才能成就这样一位年轻的行业知名烘烤专家。2002年,遵义市仁怀基地部分烟区是第一年种植烤烟,加上天气干旱,造成烟叶难以烘烤,多数烟叶烤黑烤烂。很多烟农都是靠卖烤烟的钱给子女交学费,眼看一年的辛苦就要白费。烟草公司非常着急,忙跟研究所联系,请求派专家前去解决烟叶烘烤问题。当时,他刚好患重感冒,正在医院打点滴,知道这件事后立刻拔掉了针头,拿了些感冒药,连换洗的衣服都没带就连夜赶到现场,并马上前往烟区了解情况。在充分调研基础上,他很快找到了问题所在。为了方便指导烟农烘烤烟叶,他直接住在了烟农家里指导烟区的烟叶烘烤。
    8月份是贵州最热的季节,但他每天走村串户,亲自帮烟农添煤烧火,在温度高达六七十度的烤房里爬上爬下,进出闷热的烤房查看烟叶烘烤情况,有很多次险些从6米多高的烤房上摔下来。为方便烘烤烟叶,他晚上住在烤房旁边临时搭建的凉棚里,没有床,就睡在烟农家的一张破藤椅上,也没有蚊帐和风扇,只有蚊虫飞舞,每隔2小时还要起床烧火,查看烟叶变化情况。整整一个星期,他没睡过一个安稳觉,没吃过一顿安稳饭,没有洗澡换衣服。看到烤后黄灿灿的烟叶,烟农激动地握着他的手,说“真不知怎么感谢你”,就把家里唯一正在下蛋的鸭子杀了招待他。周边的烟农闻讯赶来围着他学习技术,邀请他去家里帮忙指导。问题顺利解决后,当地政府和烟草公司主要领导来看望他,这时他正在床上睡得正香,这一睡就是一天一夜。一个星期下来,王传义整整瘦了一圈,回所后同事们见到他差点没认出来,但是他却由衷的高兴,说:这才是我人生当中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炉烟”。

情系烟农  传授技术

    遵义仁怀事件的顺利解决,使“王传义”这个名字在烟草行业内部变得广为人知,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救火队长”的称呼由此而来,烤烟产区的邀请也接踵而至。每年的5月到9月底,基本上这个地方的工作还没结束,下一个地方的工作就排上了。为了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他一般都选择晚上出发。每到一个烟区,他都仔细调研当地的气候条件、施肥情况、采摘情况、烘烤技术,然后分析总结,找出适合的方法来提高烘烤质量。在指导烘烤的同时,还要抽出时间对烟草公司、烟站的技术人员及部分烟农进行培训。
    在基层工作期间,没有节假日。无论烈日当空,还是寒风凛冽,无论近在咫尺,还是路途遥远,只要烟农需要,或者对某项生产技术的落实感到不踏实,哪怕再苦再累也要亲自跑一趟。有时遇到特殊情况,还要吃住在烟农家,亲自帮助烟农烤烟。有人劝他说“都成大专家了,没必要这么卖力,指导一下就行了”。他摇摇头,“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这是我给自己定下的原则。我必须把每一炉烟都当成‘第一炉烟’来守护,要对得起烟农一年的心血啊!你能想象吗?之前在贵州、重庆烟区,经常看到五六十岁的老大娘用背篓往山下背烟叶,一次上百斤,三十度的陡坡,都是为了一家人的生计!与她们相比,我有什么理由不把工作做好?”
    他每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生产一线。在最忙的时候,他曾一周赶赴四个省区。如果这时有人到单位找他,同事们就会说“不在烟区,就在去烟区的路上。”“工作上我能兼顾,但是家里的事情就没时间过问了。孩子没辅导过,老婆辞了职来照顾家,对她们非常愧疚。有时一个月回来一次,在家的时间也不超过三天。”每每谈到家庭,王传义言语中就会流露出对家人的歉意,但是他始终无怨无悔,一心一意地继续着他所热爱的科研事业。累而快乐着,这就是他对烟草科研和基层技术推广工作的感受。为了他热爱的事业,为了他追求的目标,他不计较个人得失,尽职尽责,把一腔热血洒向烟田、洒向烟农,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曲新时期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时代赞歌。

TOP